自从段均位列三公,官拜丞相,成为百官之首的之后,地位是空前的提升。
虽然之前人们对段均的地位认识就已经和丞相相差不多了。
但却一直都没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封赏,现在来看,段均被秦始皇加封丞相的事情,也在是他们的心里与其当中,甚至可以说段均成为了丞相,和他们心中的猜测和故意是没有什么差别的。
这才有了秦始皇让段均成为丞相,但是下面百官却没有人反对的原因。
预料中的事嘛,没什么好稀奇的。
可是这其中也是有秦始皇的智慧在里面的。
作为皇帝,他知道其实在朝堂上最难的不是叫谁谁谁去做什么事,而是要任命什么样的人。
这看起来事秦始皇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,却关系到许多人的利益。
如果秦始皇随便认命了一个傻缺当了要职高官,下面的其他的大臣势必要搞一波事情,为什么?心里不爽啊!
这就是利益冲突,同样的能力,同样的官龄,甚至被封赏高官的人能力还不如下面的人。
这尼玛谁能忍?
所以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,当时秦始皇在问计于段均之前就对百官说过,只要段均所回答的计策没问题,那就要封赏段均。
下面的百官也自以为是平时的封赏,全都答应了。
不料这就正好中了秦始皇的小计,答应了那就好,那之后封段均为丞相的时候那就好说了,反正都是段均都不会拒绝。
当然在享受了地位的同时,段均也增加了很多的公事。
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,丞相作为百官之首,其职责就是协助秦始皇一同处理天下的文书。
不然每天各地都要上奏几百封的奏书就算是钢铁人都要被累垮。
段均在审批完每天的奏书之后,就会把一些要紧的文书交给秦始皇,以此来完成封建构架最顶层的决策。
当然段均和嬴政这两个配置,放眼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皇帝和丞相的配置,最高配的版本也就不过如此嘛,
只是现在秦始皇现在有些老了,不过问题不大。
这一日,段均在案桌之前看着各地传来的文书,虽然看起来不多,但是却有五六十份各地上奏的一些文书。
要是换在之前,这些信息量肯定要用一车的竹简,看起来费劲费力还费时间。
现在过了一年多,造纸术和印刷术在全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毛糙的普及,特别是在官场上面,所以现在段均才得以轻松地处理文案。
这些文书大多都是一些各地传来地捷报,关于这次平叛起义的消息段均都看的眼睛酸涩。
自从前几天韩信班师回朝之后,全国的叛军都如同跳梁小丑一样全都褪去,这就是所说的兵败如山倒,大势已去,军心懈怠,捡都捡不回来的。
所以面对这些各种的捷报,不免的有些产生免疫了。
段均看着桌上的一封封奏书,还是老实开始看了起来。
这些不必要的文书根本就没有必要给秦始皇说,自己权力之大,自己就可以自主决定很多事情。
突然之间,段均在手上的一封文书给愣住了。
“我靠,沛县急报??”